华睿投资|《睿分享》系列
睿智创造价值 服务助推成长
文 | 源自网络
今天分享的是稻盛和夫的《干法》,这本书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后推出的第一本书。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。他27岁创办京瓷,52岁创办第二电信 (kddi ),两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。他接掌即将破产的日航后,只用了短短10个月,让日航扭亏为盈。稻盛和夫在本书中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和心得, 读完本文,您会明白: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?
《干法》这本书充满了实践的法则,稻盛和夫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和心得,他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:
全书贯穿的思想是要好好工作,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,只有埋头苦干才能成功,没有别的捷径。在这本书里,稻盛和夫把“埋头苦干”概括为“精进”这个词,意思是一直辛勤工作,总会让你的技术、思想有所进步。
日本有个词叫“守破离”,这是对匠心的界定。
有个经营了两百多年的鳗鱼饭的老店,叫春风鳗鱼,要求杀鳗鱼的师傅至少要有十五年的从业经历,要求烤鳗鱼的师傅要有二十年的从业经历,他们店里最老的烤鳗鱼师傅整整烤了五十多年,今年七十多岁了。可能很多人认为烤了五十多年的鳗鱼就是没出息,但在日本人看来,这是匠人精神的代表。
稻盛和夫把这种精神上升到了新的高度。我们说匠心可以缔造出良好的产品和用户体验,但稻盛和夫却强调了“精进”和“匠心”不仅能缔造出伟大的产品和服务,还能塑造你的人格。他认为,工作的意义不在于追求业绩,而在于完善人的内心。
日本人工作时都喜欢穿制服,即使没有制服,男士也得西装革履,女子也得正式得体,因为他们一旦穿上制服,就表示你不再是生活中的你,你已经进入工作状态,哪怕昨天家人去世,今天也要满面堆笑的迎接顾客,这是一种职人精神。他们认为,劳动虽然艰辛,但是能带来喜悦感、自豪感,还能明白生活的意义。
稻盛和夫在书里提出一个观点:工作现场有神明。
日本人的本土宗教是神道教,其核心观念是“万物皆有灵”,任何东西,甚至你制造出来的产品,都有灵魂。所以,必须要把工作现场当做有神明一样敬畏,才能缔造出好的产品、提供好的服务,只有精神高度集中,自己才会倾注全部的智力、技巧,让产品有灵魂,从而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品。
稻盛和夫用精进的精神缔造了两家500强企业,他自己就是精进精神的实践者。
稻盛和夫在25岁之前非常不顺利,考医学院落榜,得过肺痨,托关系进入松风工业,结果公司濒临倒闭。那时跟稻盛和夫一起进公司的几个大学生都走了,稻盛和夫也准备辞职,但他哥哥狠狠批评了他:你真是忘恩负义!家里花了这么多钱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,好不容易托了人帮你找到工作,你仅仅因为一点点不满就要辞职?你还算是个人吗!稻盛和夫无地自容,只能孤零零的在松风工业继续奋斗。
他回忆当时的心情:
那时稻盛和夫极度认真工作,把锅碗瓢盆全都搬到车间,干脆就和陶瓷住在一起,经常一边吃饭一边做实验。当时稻盛和夫的工作是研究新型陶瓷材料,他订阅了很多专业杂志来阅读,简直是痴狂的在工作。后来,他独立研发出了镁橄榄石新型陶瓷材料,当时只有最先进的公司有这种技术。镁橄榄石可以用于显像管电视中,当时松风工业就接到了松下电工的大订单。
稻盛和夫在研究镁橄榄石时,必须要解决黏性的问题。镁橄榄石这种材料不容易黏合到一起,一般的胶水粘不上。有一天,稻盛和夫冥思苦想时,忽然踩了一脚松汁,鞋黏在地上走不动了。稻盛和夫顿悟:这不就是最好的黏合剂吗?稻盛和夫说,那一刻简直就是神的启示。
1971年,京瓷在京东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,稻盛和夫40岁,他持有的原始股一股未抛,发行新股所获得的利润也全部归公司所有。稻盛和夫说:上市只是一个起点,上市之后我要为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谋取福利,还要对得起普通的投资者,让他们生活幸福也是我的责任,所以我必须比以前加倍努力工作。
稻盛和夫认为,人生总是被“贪瞋痴”三毒所控制,要想减少这三毒,最好的方法就是“愚直地、认真地、专业地、诚实地”投身于自己的工作。长此以往,人就能很自然的抑制自身的欲望。那么具体如何做到呢?
改变心态,爱上自己的工作。
稻盛和夫起初对新型陶瓷技术也不感兴趣,但当时也没办法,只好废寝忘食工作。稻盛告诉自己,即使做不到热爰工作,至少也不能有“厌恶工作”的负面情绪。 随着不断深入地研究和实验,"或许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这项研究吧"。这样一想,枯燥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有趣。如果你迷恋工作,那么工作就不会让你觉得辛苦。
那么工作可以带来什么呢?
物质有"可燃型”、不燃型"和"自燃型"三种。同样,人也可以分为三种:
“可燃型”的人,激励他就能好好干;“自燃型”的人每天都在琢磨怎么好好干;“不燃型”的人永远觉得自己是被利用,不会改变。稻盛认为,公司里"不燃型”的人不必留 下;"自燃型”的人要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。在稻盛接手曰航的第一天,一下飞机,他就对曰航的高管说:"从今天起,日航的每一个管理者,必须24小时都思考关于日航的问题,我们才有希望。”这就是要求所有人成为"自燃型"。
眼下做不到的,未来可以做到。
京瓷在创业之初根本拿不到订单,因为能做的订单都有别人在做了,于是他们只好做出"我们可以制造新型陶瓷绝缘产品”的宣传。他们拿到的机会都是"这个,你们能做吗? ”的新型产品。别的厂做不了,京瓷也不会。但这时,稻盛立即回答“行,我们能做。”然后就是艰苦卓绝的研发过程。只有成功,才能生存。
松下是京瓷最早也是最大的客户,但不久, 在产品质量、价格、交货期等各个方面,松下的要求都越来越苛刻。特别是价格,松下每年都要求大幅度降价。这个政策不只是针对京瓷,各零部件厂商都和松下争吵不休。而稻盛认为“这是在锻炼我们,考验我们! 如果克服不了,我们就只能停留在二三流的水平。”
凡是松下的要求,京瓷照单全收,然后自己想办法削减成本提高质量。就这样,当京瓷开始面向全球市场的时候, 几乎没有对手。而当年不断抱怨的供应商,逐渐被历史淘汰。
稻盛和夫说:我能在深夜听见产品哭泣的声音。他真的把产品赋予了灵魂和生命,而不单单是一个物件。
有段时间,他发现京瓷的产品合格率很难提高,怎么办?他在深夜走进了车间,迈开双腿,带着爱意,用谦逊的目光对产品仔细审视,那时就能听到产品哭泣的声音。他像医生一样,为它们做检查,为它们治好病。这就是造物的精神,即使是在工业时代,在互联网时代,也是塑造好产品不可或缺的。
如果把产品看做有生命力、有灵魂,你就能倾注所有的心力去工作,就把工作变成了修行。产品、服务,就是修行之后,获得内心的满足感。京瓷接到了ibm的大单,交货时,ibm提出很多产品不合格,被退货,京瓷损失惨重。稻盛和夫看到技术人员萎靡不振,突然说,你们向神祈祷了吗?向神祈祷不是听天由命, 而是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到了“尽人事、听天命”的阶段,如果还没有尽到人事,那就请继续努力。
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生意越来越难做,其实不是生意越来越难做,而是专业的人越来越多,混日子挣钱一去不复返了。你要是没点本事,就永远只能挣边角料的钱。而当你能沉浸在工作中成为专家时,才能成为有话语权的人,才能改变命运。
稻盛和夫的用人理念很独特。他一方面会招一些聪明伶俐的员工,一方面也会招一些不那么聪明,但很勤奋的人。稻盛和夫更喜欢后者,他认为,那些"聪明人”是豹子,大多会觉得自己大材小 用,早晚会跑远,辞职离去。而那些老实勤奋的“笨人"是牛,愿意在一块地上耕种,会因为不断坚持,刻苦勤奋而留在公司里成为中坚力量。豹子的速度很快,但创业比拼的是牛最擅长的耐力。
讲了很多努力工作、精进的道理,有人问,这样的努力能有创新吗?很多人认为,创新需要灵感,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说颠覆,动不动就要颠覆一个行业,改变世界。
日本人不太喜欢讲创新和颠覆,他们很讲究持续改造。稻盛和夫认为,创新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每天都改善一点才慢慢形成。举个例子,一个扫地僧每天都是从左往右扫,可能干了一段时间就会想,为什么不能从右往左扫?再过段时间可能会想,能不能从外面往中间扫?下次再考虑能不能从中间往外面扫?都试过一遍,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。
京瓷是如何实现创新的?他答:就像乌龟一样,每天往前爬一点,最后发现,好多原来比自己强大的公司,都被甩在了后面。
总结:
对待工作的态度: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,只有埋头苦干,才能成功,没有捷径。
工作的意义在于塑造人格、完善内心,工作现场有神明。
工作的标准:愚直、认真、专业、诚实。唯有努力工作,才能将贪嗔痴降到最小。
关注未来的能力,而不是眼下的能力。
为产品注入灵魂,如果不是真的到了“尽人事、听天命”的阶段,就请继续努力。
关于用人,稻盛和夫更偏向那些不太聪明但很勤奋的人,因为他们更踏实。
关于创新,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坚持每天改善一点点。